7月22日,中山横栏的正午,台风过后的阳光透过广东钜豪照明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钜豪照明”)“AI+智能+艺术”沉浸式智慧家庭体验区的落地窗,一位经销商对着空气轻声说“会客模式”,客厅顶灯的色温瞬间从冷白转为暖黄,窗帘同步合至半幅——这场如科幻电影般的实景演示,恰是这家照明企业用技术重构销售生态的生动缩影。
钜豪照明的沉浸式智慧家庭体验区。记者 文波 摄
在行业面临实体店客流下滑、成本高企的当下,钜豪照明正以一种“像摆地摊般灵活”的模式,让经销商轻装上阵,也为中山这个“中国照明灯饰制造基地”注入新的增长动能。
100平方米的实体店
能承载相当于1万平方米展厅的产品
“过去开个灯具店,500平方米展厅才算有排面,租金、装修压得人喘不过气。”在钜豪照明的渠道会议现场,来自江西的经销商王磊指着台上展示的“直播商城导购一体机”感慨道。这台不足半米高的设备,正实时生成着他门店的3D产品库——100平方米的实体店,借助AI技术能承载相当于1万平方米展厅的产品,“就像摆地摊,不用扛着大包袱,一个箱子、一台机器就能开张。”
钜豪照明的灯饰产品。记者 文波 摄
这种“地摊式灵活”的背后,是钜豪照明9年数字化沉淀的技术支撑。渠道销售总监谢亮在现场展示的后台数据显示,搭载AI数字人矩阵后,经销商制作产品短视频的效率从3小时/条提升至100条/小时,流量转化率提升近40%;试点经销商单月线上引流到店客户量同比激增67%。“总部把技术中台搭好,经销商不用懂剪辑、不用学运营,打开直播一体机就能卖货,这不就是照明版的‘地摊创业’?”谢亮的比喻让台下经销商频频颔首。
钜豪照明董事长许建龙。记者 文波 摄
在商照展区,AIoT系统正随着访客动线自动调节照度。从高端酒店艺术光环境方案到教育照明防蓝光技术,全场景产品矩阵通过“直播商城导购一体机”实现轻量化呈现——这台设备集成了PC端、移动端、直播端三层功能,经销商既能用它向工程客户展示企业资质与案例,也能一键开播带货,“其他事总部全揽,就像摆地摊只管吆喝,进货、理货都有人兜底。”董事长许建龙的解释直白而精准。
经销商与制造商“共生进化”
“存量市场的竞争,本质是效率竞争。”许建龙在渠道会议上的这句话,道破了照明行业的转型关键。当传统模式下制造商依赖大经销商压货、经销商困于库存周转时,钜豪照明正通过“全域引流+本地化服务”生态,重塑厂商关系。
图为钜豪照明的App商城。记者 文波 摄
广东清远的经销商李可可是这种模式的受益者。两年前,她的200平方米门店月均客流不足50人;加入钜豪的“AI生态”后,总部每日推送现成的短视频文案,AI数字人帮她批量生成内容,直播一体机让她从“门外汉”变身为“灯饰主播”。“现在月客流超300人,一半是线上引来的,总部还帮我对接本地装修公司,工程单比以前多了三倍。”李可可的经历并非个例,数据显示,钜豪照明合作经销商中,转型后存活率提升至82%,平均营收增速较行业均值高29个百分点。
对制造商而言,这种“轻资产生态”同样意义深远。无需再为经销商的大展厅补贴费用,转而通过技术输出实现规模化复制——目前钜豪照明已在全国培育出1200余家“轻量化经销商”,覆盖县级市场的比例从35%提升至68%。中山照明电器协会的数据显示,受这类模式带动,2024年中山照明产业产值突破1300亿元,其中数字化渠道贡献的增量占比达41%,钜豪照明的“AI+渠道”模式被列为区域产业升级标杆案例。
地摊经济基因与实体零售的“破圈融合”
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实体店如何突围?钜豪照明将100平方米门店变成“能装下1万平方米产品”的超级卖场,让经销商像摆地摊一样“拎包创业”,实现个体创业者的灵活性与制造商的供应链能力深度融合。
这种融合正为照明行业注入新活力。从宏观视角看,中山横栏作为“中国照明灯饰制造基地”,其产业升级路径具有样本意义:当AI技术降低创业门槛,大量个体经营者涌入销售端,既解决了就业问题,又通过“毛细血管”般的渠道网络激活内需。更深远的是,制造商从“卖产品”转向“卖服务”,通过中控系统、智慧家庭方案等增值服务,将产品附加值提升30%以上,推动行业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
从中山横栏的生动实践中,看到的不仅是一家企业的转型,更是实体零售在数字时代的新可能:当技术抹去创业的高门槛,当灵活基因注入传统产业,制造商与销售商的共生共荣,终将照亮行业更广阔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