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世界级海工重器接连“问世”,海洋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江门加速打造省内最大海工装备制造基地

2025-05-28 10:50510江门日报

2025年,又一个世界级海工重器在江门“问世”。

    昨日,在被誉为珠三角西部“黄金水道”的银洲湖,长逾155米、高约9层楼的“湾区伶仃”号顺利下水,这艘世界首例、国内首创的水体自然交换大型深远海养殖工船的出现,标志着广东在向海图强方面取得又一重要突破。

    从2023年的全球最大宽扁浅吃水型半潜驳船“四航永兴”号,到2024年的世界首台适应台风海况的无人海浪发电船“华清号”,再到“湾区伶仃”号,江门已然成为广东加速蓝色崛起的重要力量。

    今年4月,省长王伟中到江门调研经济工作时指出,临海是江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显著优势和潜力所在,要大力实施“百千万工程”,积极发展海工装备、海上风电等特色产业,加快实现蓝色崛起。

    经略海洋,是时代赋予江门的使命。江门正以装备为笔,在广袤的海洋上描绘着波澜壮阔的画卷,助力加快打造海上新广东。

    海工装备制造历史悠久

    海工装备产业作用大、产业链长、带动效应显著,是名副其实的核心海洋产业,也是海洋经济变革发展的先行产业。

    江门在海工装备制造方面,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基因。早在南宋时期,新会就能制造“载重700至1000石”的横江船,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大船型之一——广船大多产于新会。20世纪50年代江门造船厂诞生后,江门就一直是广东造船业重镇。

    目前,江门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主要分布在新会区、台山市,其中新会银洲湖区域是江门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的核心区,沿岸的崖门镇、古井镇、沙堆镇都具备优良港湾。特别是,新会银洲湖是西江、潭江两大水系江海转运的枢纽,有珠三角西部“黄金水道”之誉;连接银洲湖的崖门水道是省重点航道,乘潮通航能力达2万吨,可为海工装备制造、测试等提供良好条件。

    《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支持在深圳、珠海、中山、江门等地建立智能海洋工程装备研发中心和海工装备测试中心。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江门提出“大力发展海工装备、海洋船舶制造等临海工业”,以“集群化、高端化、智能化”为发展方向,打造海洋经济发展新突破点。

    在这一发展浪潮中,一批颇具竞争实力的龙头企业脱颖而出,在南海之滨书写“江门造”的辉煌篇章。2023年8月25日,由中交四航局江门航通船业有限公司建造的全球最大宽扁浅吃水型半潜驳船“四航永兴”号正式交付,填补了沿海地区缺少大载重浅吃水驳船的空白,还于去年4月在江苏通州湾完成全国最大最重海上风电安装平台浮装出海运输任务;2024年1月26日,世界首台适应台风海况的无人海浪发电船、我国首台超100千瓦气动式海浪发电装备“华清号”在广东民华船艇科技有限公司下水,对于推进海洋能规模化利用,增强能源安全、改善能源结构、发展绿色经济具有重大意义;如今,全球首艘自航式水体自然交换型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顺利下水,标志着我国深远海养殖即将迎来“科技牧海”新阶段。

    今天的江门,是全省船舶企业数量最多的4个地市之一,产业基础扎实,除了江门航通、民华船艇这样承建世界级海工重器的企业,还有广东省内最大的民营造船企业南洋船舶、建成全球最大机械化梳式滑道(15万吨级)的威立雅、连续多年进入全球超级游艇订单榜前30强的海星游艇等行业龙头企业。2024年,江门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链增加值增速达59.7%,连续3年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

    海工重器“江门造”,未来还将有更广阔的空间。这几年,江门正加快依托新会银洲湖片区、台山广海湾片区谋划建设万亩海工装备产业园,重点发展高技术船舶及游艇、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等海工装备产业,加快打造省内最大的海工装备制造基地。

    融湾协同做好经略海洋大文章

    翻开广东向海之图,江门颇为耀眼——拥有414.8公里的大陆海岸线和4880平方公里的广阔海域,大陆海岸线占全省1/10,海岛数量居全省第二,且深水岸线丰富,具备陆海统筹、港园一体推动海洋产业布局的良好条件,又有面向南海开发的近距离优势,综合条件在现阶段的大湾区范围内可以称得上独一无二。

    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是江门向海图强、向海而兴的坚实基础,也注定江门海洋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今年初,大湾区居民的餐桌,迎来江门海洋牧场的“鲜味”。自去年10月首批鮸鱼良种成功投放后,江门首座现代化养殖平台,也是省内首个入级中国船级社(CCS)的大型养殖装备“台山1号”在台山川岛海域收获首批渔获,标志着江门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取得又一重要突破。

    以“台山1号”为具象化的江门行动,是江门积极发展海工装备,做好经略海洋大文章的一个缩影。

    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以下简称“海博会”)是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风向标,也是深圳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关键支撑。去年10月,江门以政府组团形式,首次应邀参加海博会,组织全市20多家涉海优质企业参展,展示海洋经济发展成果,深化与深圳的海洋合作。

    这一幕,正是江门做好经略海洋大文章的思路缩影。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自2023年以来,深圳、江门两市多次会商,明确以银湖湾滨海新区和广海湾经济开发区为基础,谋划建设深江经济合作区。特别是去年6月深中通道开通以来,两市进一步谋划加强在海洋经济发展方面的合作。

    去年,由深圳市海斯比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斯比”)在江门台山建成的中国首座绿色功能型移动浮岛“圆周号”,便是“深圳研发+江门制造”模式应用在海工装备领域的典型案例。

    今年召开的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加快推进深圳·江门经济合作区规划建设,与深圳共同完成空间规划、产业规划、政策设计等编制工作,重点发展高端船舶及海工装备制造、特种船舶维修、船舶配套关键零部件等产业,打造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江门基地,共同谋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基地。

    在国家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和广东全面建设海洋强省、打造海上新广东的宏伟蓝图中,深圳是引领者,江门是正在兑现潜力的新星,双方在海洋经济领域的合作正当其时、大有可为。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我市开展“共享实验室”限时免费活动 进一步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协同服务
江门日报讯 (记者/陈敏锐 通讯员/曾文静) 为贯彻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精神,进一步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协同服务,助推江门产

0评论2025-08-1112

广东启动事业单位第二轮滚动招聘 江门招聘336人
江门日报讯 (记者/蔡昭璐) 近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启动广东省事业单位2025年集中公开招聘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第二轮滚动

0评论2025-08-1113

国家专家组及参赛队伍一致认为测试赛达到预期目标 台山已整体具备承办全运会正赛能力
江门日报讯 (文/图 李嘉敏 团台宣) 8月9日,2025年广东省青少年排球(男子)锦标赛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排球(男子成年组)测

0评论2025-08-119

大力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 深江协同打造湾区蓝色增长极
海洋,是孕育希望的蓝色“沃土”,更是驱动发展的战略引擎。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加快推进深圳·江门经

0评论2025-08-1112

今天起,中山全市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统一行动
为有效防控基孔肯雅热,筑牢群防群控防线,中山市现决定于8月8日下午起至8月10日期间,在全市范围内统一开展全民爱国卫生行动,

0评论2025-08-0825

中山首宗公开遴选村企合作“工改”项目厂房交付
8月8日上午,9家智能家居产业链的企业代表从业主方接过“金钥匙”,代表着中山城建·中南高科·智造港项目(以下简称“智造港项

0评论2025-08-0822

中山黄圃:全民齐行动 筑牢“防蚊墙”
“疫情不止,我们不退!这段时间防蚊灭蚊是重中之重的工作,也是常态化开展的工作。”8月8日下午4时左右,黄圃镇兆丰村“两委”

0评论2025-08-0819

广东中山河豚科技小院正式揭牌
今年5月,坦洲镇“广东中山河豚科技小院”获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批复设立,成为全国285家科技小院之一。8月8日,该科技小院在坦

0评论2025-08-0821

无人机出动、网格员到户……中山大涌织密防蚊灭蚊网
“阿姨,这盆绿萝托盘积水3天就能孳生蚊子,我帮您倒掉水。”8月8日,大涌镇岚田社区第二网格小组第4次“扫楼”行动来到大岚中心

0评论2025-08-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