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全国两会、地方省会多次提及,这件事为何如此重要?

2023-03-20 09:252140

中新网北京3月20日电(刘欢)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一位名叫“张飞”的医生火了。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华山医院教授张文宏口中的这位“名字勇猛”的医生,其实就是众多基层医生的代表。

疫情防控平稳转段之后,今年以来,无论是全国两会,还是省级两会都特别提到了推进基层医疗建设。基层医疗为何如此重要?当前社区医疗发展的难点困境在哪里?

“家门口的医院”,都能干啥?

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是集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为一体的基层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认为是“家门口的医院”,主要满足周边居民就近就医、配药等需求。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卫生健康管理政策学院执行院长、卫生政策与管理学长聘教授刘远立向中新网介绍说,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专业基础是“全科医学”。

“这个‘全’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对服务对象全面情况的掌握、全面健康的管理、全程服务的协调。相对于医院而言,这也是社区医疗的特点和比较优势所在。”刘远立说。

李晶今年34岁,是天津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医生。她告诉中新网,来社区就诊的多为老年人和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病人,医生主要负责门诊、开药和部分社区活动的医疗保障。

“资历深的大夫,一天能看50到100个病人。医生和病人之间的关系也很紧密,一些医生会有自己固定的病人,或者病人就认定这一位大夫给他看。”李晶说,经常会有病人带着水果和小吃来看她。平常诊室不忙的时候,有些老年患者也会来坐坐。

“可能一些老年人觉得社区医生比较亲切,问诊时间富裕,对于自己的病情、身体还有家庭情况说得比较多。”李晶虽然年轻,但是她却很愿意和这些病人多聊聊,“我会经常多嘱咐他们几句怎么吃药,或者帮他们看看哪些药性价比高效果又好”。

李晶回忆道,从前遇到的有一位病人不仅很信任她,经常找她问诊,还曾专门做了一大碗凉粉等着她下班。李晶本想推辞,但病人连忙说:“没事,我就在你下班经过的路口等着你呢,你不来我就不走了。”

“这就是将心比心吧。”李晶说。

代表为何建议改名“社区医院”?

2023年上海两会上,上海市人大代表、黄浦区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金迎建议,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更名为“社区医院”。

金迎曾对媒体表示,虽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能力不断增强,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长期以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了较多的慢病管理、孕产妇、儿童管理、预防接种等服务,医疗功能较弱。由于各方面原因,基层卫生人才队伍较为薄弱,居民在基层首诊的意向也较低。

对此,江苏省卫生法学会副会长胡晓翔向中新网解释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多为原来的乡镇卫生院、区县医院转型而来,基层医疗能力很强。“此前的一些基层医疗机构可以承担部分手术等医疗项目。后来,为响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基层医疗将重点放在了公共卫生服务。”

据悉,2009年,我国启动了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是此轮医改中五项重点政策之一。

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是由国家界定为必须向全体居民提供的最基本服务包,此服务包不覆盖医疗服务,只包括预防性和健康管理类服务。

刘远立向中新网表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针对的是慢病发病率快速上升、疾病预防工作长期没有得到重视等问题,因此重点是“强预防”“强基层”。

金迎认为,现如今建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更名为社区医院,并不只是为简单地增加一块牌子,而是以增强医疗服务能力为抓手,强化综合健康管理,最终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

药品、设备、人才……

加强社区医疗建设,具体怎么做?

如今,居民对便捷的医疗服务有需求,社区有提升医疗技术的动力。胡晓翔指出,应进一步推动社区基层医疗的改革,实行一些地域性财政补偿政策,扶持基层医疗队伍在人才、病房、设备等方面的发展。

“在人才队伍建设上,还要注意地区虹吸现象,避免出现‘孔雀东南飞’,要采取多种措施,不断吸引、充实基层医疗医学人才。”胡晓翔说。

刘远立认为,加强社区医疗建设,实现以人为本的社区医疗发展,目前有两项主要任务:一是补短板、强弱项,二是盘资源、活市场。

他指出,我国边远的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新兴的城市功能社区相对缺乏基层卫生保健服务网络的有效覆盖,老年人、残障人、亚健康和患病人群需要重点关注。

所以,他认为,可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补短板强弱项,政府可以向需要帮助但缺乏购买能力的人群直接提供其所需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并且创新服务方式,例如:用“移动诊疗中心”和远程医疗等手段有效覆盖边远山区和城乡结合部。

李晶则表示,目前社区居民取药、用药需求较大,需要增加药品种类和多样化医疗器械设备,“这样就能让患者在家门口就接受到很好的治疗,真正让基层医疗壮大,把社区医疗服务做起来”。(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部分人名为化名)(完)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我市开展“共享实验室”限时免费活动 进一步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协同服务
江门日报讯 (记者/陈敏锐 通讯员/曾文静) 为贯彻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精神,进一步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协同服务,助推江门产

0评论2025-08-1142

广东启动事业单位第二轮滚动招聘 江门招聘336人
江门日报讯 (记者/蔡昭璐) 近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启动广东省事业单位2025年集中公开招聘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第二轮滚动

0评论2025-08-1149

国家专家组及参赛队伍一致认为测试赛达到预期目标 台山已整体具备承办全运会正赛能力
江门日报讯 (文/图 李嘉敏 团台宣) 8月9日,2025年广东省青少年排球(男子)锦标赛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排球(男子成年组)测

0评论2025-08-1140

大力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 深江协同打造湾区蓝色增长极
海洋,是孕育希望的蓝色“沃土”,更是驱动发展的战略引擎。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加快推进深圳·江门经

0评论2025-08-1144

今天起,中山全市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统一行动
为有效防控基孔肯雅热,筑牢群防群控防线,中山市现决定于8月8日下午起至8月10日期间,在全市范围内统一开展全民爱国卫生行动,

0评论2025-08-0855

中山首宗公开遴选村企合作“工改”项目厂房交付
8月8日上午,9家智能家居产业链的企业代表从业主方接过“金钥匙”,代表着中山城建·中南高科·智造港项目(以下简称“智造港项

0评论2025-08-0852

中山黄圃:全民齐行动 筑牢“防蚊墙”
“疫情不止,我们不退!这段时间防蚊灭蚊是重中之重的工作,也是常态化开展的工作。”8月8日下午4时左右,黄圃镇兆丰村“两委”

0评论2025-08-0851

广东中山河豚科技小院正式揭牌
今年5月,坦洲镇“广东中山河豚科技小院”获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批复设立,成为全国285家科技小院之一。8月8日,该科技小院在坦

0评论2025-08-0852

无人机出动、网格员到户……中山大涌织密防蚊灭蚊网
“阿姨,这盆绿萝托盘积水3天就能孳生蚊子,我帮您倒掉水。”8月8日,大涌镇岚田社区第二网格小组第4次“扫楼”行动来到大岚中心

0评论2025-08-0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