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全国人大代表周云杰:建立科创新生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2023-03-04 21:471530半岛网

科技创新,再次成为今年两会的核心议题,折射出国家战略导向和各类主体需求的强烈共振。

2023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提交了《关于发挥科技领军企业作用,完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协同机制的建议》,重点关注各类科技力量的协同组织、人才活力的激发、人才能力的提升等方面存在的体制和机制问题,为壮大我国战略科技力量、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言献策。



图:全国人大代表周云杰(左一)在海尔再循环互联工厂调研

打通产学研融合堵点,释放科技创新新动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企业在市场上摸爬滚打,最懂用户的需求;高校科研团队在科技前沿潜心耕耘,最了解技术发展的新动态。打造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创新联合体,对加速技术成果转化、创新用户最佳体验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

国家知识产权局测算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平均收益金额为799.2万元/件,而通过产学研合作产出的发明专利产业化平均收益达到1038.5万元/件,超过企业整体平均收益金额29.9%。

但现实情况是,高校及科研院所中存在着大量的科研成果等待“被激活”。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36.7%,而高校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仅为3.9%。一边是高校大量科研成果在“沉睡”,亟需转化成市场价值,一边是企业存在大量的科研需求,亟需联合高校等创新资源进行技术攻关。

“建立全产业链的科技创新体系,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要站在全产业链角度建立有的放矢的创新体系,使0→1和1→N的创新实现无缝地链接。”对于共建创新联合体、提升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周云杰给出了这样的建议。

这是因为他在调研中发现,目前行业里仅有少数科技领军企业有能力将产业重大需求拆解转化为可落地的技术攻关任务,对于产业转型过程中长期困扰的顽固问题、探索性的新问题,多数企业难以凭借自身力量将其拆解转化为对应的技术攻关任务,无法形成针对性强的课题“榜单”,进而也就无法将这些课题传递至高校等科研组织。

对此,周云杰建议,择优遴选一批在需求拆解、项目规划等方法流程上引领的科技领军企业,以“揭榜挂帅”等专项支持方式,由企业牵头,组织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产业需求—技术难题—科研攻关—产业化应用”的全过程试点,形成可借鉴、可复制的模式。

在与技术资源进行联合创新方面,海尔早有探索,并打造了HOPE创新生态平台,搭建了涵盖用户洞察、需求破题、技术拆解、资源评估的创新生态。



图:西安交大科研人员与海尔研发人员现场交流,技术对接

比如冰箱用久了有异味,一直是用户的痛点。海尔HOPE团队对市场需求进行拆解,形成了包括高性能气味传感器在内的研发课题,随后在高校、专家资源库寻源,发现了中国科技大学成果孵化的初创团队——合肥微纳正在研究新鲜度传感器相关课题。通过双方团队协同研发,解决了技术雏形中存在的效能、时长、稳定性等问题,最终将全球首创的电子鼻技术应用在海尔的冰箱产品上,让来自高校的技术资源真正“急市场所急、应市场所需”。

破除人才激励机制痛点,激发科创人才新活力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归根结底要依靠高水平人才。如何激发人才的活力、提升人才的能力?身处一线的企业和高校更有话语权。

根据部分高校公开发布的教师评聘管理办法,在教师考核和职称评聘中,将横、纵向科研项目合并,相同资金额度的横向项目计分比例仅相当于纵向项目的三分之一左右;在学科建设中依然重视考核SCI论文、国家级平台、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和政府科技奖励,企业委托项目的权重低、影响小。

周云杰表示,上述问题既束缚了高校人才参与产业技术攻关的活力和热情,也导致高校缺乏优秀工程师团队,难以支撑科研成果工程化、产业化。

聚焦这些问题,周云杰提出了两条建议。一是要引导高校优化教师评价考核制度,针对参与国家级平台建设、承接国家战略的高校院所,在教师职称评聘及日常考核中,进行企业委托项目权重提升试点;二是扩大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覆盖范围,依托行业领军企业与一流大学,搭建卓越工程师人才校企联合培育平台,强化高端优质工程技术人才联合培育体系,夯实人才培养基础。

“继产品经济、平台经济之后,未来将是生态经济,企业和大学都要拆掉围墙,跨界融合成为创新的生态,才能更好地发展。”周云杰认为,校企深度融合,才能培养更多符合时代需要的人才,才能充分释放科技人才的活力。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高校的回应。“要打破传统的‘甲乙双方、一纸合同、一个项目、一笔经费’的校企合作模式,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让企业参与到项目管理中来,真正形成校企深度融合,让‘两家人’变成‘一家人’。”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卢建军说。

2022年以来,海尔集团先后与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达成战略合作,探索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助力更多校企深度融合少走弯路。



图:海尔-海大产业技术研究院揭牌

除了联合高校激发人才活力、提高人才能力,海尔在企业内部,还积极推进创客制,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创客合伙人,拥有劳动所得、资本利得和超利分成三项权益,并设立企业内科学家,激发全球2万多名科研人员的热情和活力,形成尊重科研人员,鼓励基础性和颠覆性创新的氛围。

重视科技人才,是海尔集团始终坚持科技创新的一环。聚焦智慧住居与产业互联网两大赛道,海尔持续加大科研投入,从2022年起计划三年内研发投入600亿元,建立专项产业基金400亿元,用于行业共性技术攻关。与此同时,海尔率先探索开放创新模式,构建了覆盖全球的“10+N”开放创新体系,链接20万+专家,汇集100万+全球一流资源,实现24小时不间断的创新,涌现出一大批科技成果。

2022年,海尔集团所获中国专利金奖增至11项,海外发明专利超1.6万件,均为行业第一;实现气悬浮压缩机、平嵌冰箱、航空温控集装箱等原创技术重大突破,新增“国际领先”技术鉴定23项,累计264项,位居行业第一。

一系列科技创新,也在海尔的业绩上有了硬核映照:2022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收入为3506亿元,增长5.4%,生态收入为450亿元,增长16.3%,全球利润总额为252亿元,增长3.7%。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纳入2035年中国发展的总体目标。注重发挥国家实验室引领作用、国家科研机构建制化组织作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主力军作用和科技领军企业“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作用,不断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以科技创新为杠杆,创造更多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我市开展“共享实验室”限时免费活动 进一步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协同服务
江门日报讯 (记者/陈敏锐 通讯员/曾文静) 为贯彻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精神,进一步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协同服务,助推江门产

0评论2025-08-1181

广东启动事业单位第二轮滚动招聘 江门招聘336人
江门日报讯 (记者/蔡昭璐) 近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启动广东省事业单位2025年集中公开招聘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第二轮滚动

0评论2025-08-1187

国家专家组及参赛队伍一致认为测试赛达到预期目标 台山已整体具备承办全运会正赛能力
江门日报讯 (文/图 李嘉敏 团台宣) 8月9日,2025年广东省青少年排球(男子)锦标赛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排球(男子成年组)测

0评论2025-08-1176

大力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 深江协同打造湾区蓝色增长极
海洋,是孕育希望的蓝色“沃土”,更是驱动发展的战略引擎。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加快推进深圳·江门经

0评论2025-08-1183

今天起,中山全市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统一行动
为有效防控基孔肯雅热,筑牢群防群控防线,中山市现决定于8月8日下午起至8月10日期间,在全市范围内统一开展全民爱国卫生行动,

0评论2025-08-0894

中山首宗公开遴选村企合作“工改”项目厂房交付
8月8日上午,9家智能家居产业链的企业代表从业主方接过“金钥匙”,代表着中山城建·中南高科·智造港项目(以下简称“智造港项

0评论2025-08-0891

中山黄圃:全民齐行动 筑牢“防蚊墙”
“疫情不止,我们不退!这段时间防蚊灭蚊是重中之重的工作,也是常态化开展的工作。”8月8日下午4时左右,黄圃镇兆丰村“两委”

0评论2025-08-0891

广东中山河豚科技小院正式揭牌
今年5月,坦洲镇“广东中山河豚科技小院”获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批复设立,成为全国285家科技小院之一。8月8日,该科技小院在坦

0评论2025-08-0891

无人机出动、网格员到户……中山大涌织密防蚊灭蚊网
“阿姨,这盆绿萝托盘积水3天就能孳生蚊子,我帮您倒掉水。”8月8日,大涌镇岚田社区第二网格小组第4次“扫楼”行动来到大岚中心

0评论2025-08-0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