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 (记者/毕松杰) 记者昨日从市交通运输局获悉,广东省高速公路发展促进会评选出20个服务区提质升级案例,我市5个服务区入选,分别是梁金山服务区、大槐服务区、黄茅海服务区、圣堂服务区、址山服务区(北区),数量居全省首位。
梁金山服务区外观设计以侨乡文化为出发点,融入碉楼等设计元素,形成别具一格的新中式特色。服务区突出“开平旅游地的延伸”“侨乡文化展示的窗口”“旅途休憩站”“城市休闲地”四大复合功能定位,集中展现了区域特色、地方文化、行业特点,成功塑造了具有标志性的服务区旅游文化品牌。
大槐服务区是广东首个“双开放式”文旅主题服务区,连接沈海高速开阳路段和325国道。在设计上融入碉楼、航空等文化元素,打造了侨乡小镇和航空馆两个主题空间,使当地的人文、美食、非遗得到集中展示。
黄茅海服务区以“碉楼新韵,扬帆起航”为设计主题,深度融合侨乡文化与现代交通,服务楼室内采用了岭南骑楼中的“五骹基”形式,将传统岭南建筑的空间布局与现代服务功能完美融合。室内装饰采用大量岭南元素,吸引了广大游客停留,成为新晋网红“打卡点”。
圣堂服务区是全国首个以货运为主题的Ⅰ类服务区,定位为“物流特色”“货车专属”功能型服务区,大货车停车位数量较其他服务区多两倍。该服务区服务楼高达13米,外形酷似集装箱,完美契合货运主题。
址山服务区(北区)采用“光储充直柔一体化”技术,优先利用光伏产生绿色电力。整体布局设计借鉴机场“航站楼”形式,服务楼内采用流线型布置,通过连廊把功能区串联。服务区采用太阳能光伏板覆盖建筑屋顶及停车区顶棚,日均发电量可满足设施自身用电需求。储能系统采用锂离子电池组,具备24小时不间断供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