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艘!“江门造”海工重器成功下水 堪称海上“养殖航母”,解锁大湾区“吃鱼自由”

   2025-05-28 江门新闻网50
核心提示:江门日报讯 (记者/皇智尧 通讯员/黄丕康)我国深远海智能养殖即将迎来“科技牧海”新阶段!5月27日上午10时许,全球首艘自航式

 江门日报讯 (记者/皇智尧 通讯员/黄丕康)我国深远海智能养殖即将迎来“科技牧海”新阶段!5月27日上午10时许,全球首艘自航式水体自然交换型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在我市举行下水仪式,标志着船体基本建造完毕,建设工程进入收尾阶段。

“湾区伶仃”号拥有近8万立方米的养殖空间,水量相当于32个标准游泳池,建成后年产能可达5000吨。

    “湾区伶仃”号拥有近8万立方米的养殖空间,水量相当于32个标准游泳池,建成后年产能可达5000吨。陈健强 摄 

    “湾区伶仃”号由中交四航局江门航通船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门航通”)承建,总长155.8米,宽44米,最大吃水深度达20米。据介绍,该船拥有近8万立方米的养殖空间,水量相当于32个标准游泳池,建成后年产能可达5000吨,续航里程可达2000海里,堪称海上“养殖航母”,是大湾区实现“吃鱼自由”的重要来源。

    记者在现场看到,与一般渔船不同的是,“湾区伶仃”号水下部分并非封闭结构,而是由15根方形立柱拼砌成一个“水下宫殿”。通过挂设渔网,隔出12个独立的养殖舱室,可同时开展多种鱼苗养殖,极大地丰富养殖类型。

    江门航通执行董事、总经理黄红宇介绍,“湾区伶仃”号配置电力推进系统,能够在南海海域寻找最佳养殖区域并自主躲避台风,实现“海上游牧”,缩短养殖周期,提升经济效益。未来,江门航通将加快推进广东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助力打造海上新广东。

    “该船可实现静态养殖时100%使用清洁能源,大大减少碳排放量。”“湾区伶仃”号项目总工程师黄晨光介绍,该船拥有20千瓦的风力发电系统,能够满足静态养殖时的用电需求。同时,“湾区伶仃”号还在各个养殖舱室内安装了多个传感器和自动喂食系统,当局部海域水温异常或水质受到污染时,可自动升高养殖舱室,减少水阻力,快速航行到理想水域,确保养殖鱼群安全质优。

    记者了解到,“湾区伶仃”号未来将主要在珠海万山群岛海域开展作业,专注于养殖金鲳鱼、章红鱼、红瓜子斑鱼等高品质海产,并推动当地渔旅融合等各业态的发展,助力“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admin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4239445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