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通过添加客服微信【78487465】
2.咨询软件加微信【78487465】在"设置DD功能DD微信手麻工具"里.点击"开启".
3.打开工具..在设置DD新消息提醒"里.前两个选项"设置"和"连接软件"均勾选"开启"(好多人就是这一步忘记做了)
4.打开某一个微信组.点击右上角.往下拉."消息免打扰"选项.勾选"关闭"(也就是要把"群消息的提示保持在开启"的状态.这样才能触系统发底层接口)
【央视新闻客户端】
近日,河南平顶山有网友发布视频称,汝州市焦村镇在政府官网公示的该镇“2024年农民实际种植一次性补贴”信息中,竟将农民大量隐私信息公开。2月22日上午,极目新闻记者从焦村镇政府了解到,此事系工作人员失误,未进行脱敏处理,已删除相关信息。
据网友发布的视频显示,“焦村镇2024年农民实际种植一次性补贴”公示时间为2024年12月2日,表格中详细公开了包括农民的姓名、住址、补贴面积,甚至公开了农民的个人手机号、身份证号和银行账户号等公民隐私信息。视频发布者称:“6000多名农民的隐私被公开发到了网上。”
农民个人信息被公开(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公示是为了公开透明,将一切置于阳光之下,接受监督。对农民的种植补贴信息进行公示,这有其必要性,可以防止虚报面积、虚报人员,防止冒领补贴与多领或少领补贴的情形。但公示中出现诸多个人信息,就显得过犹不及了。农民种植补贴与人数以及种植面积有关,公开领取补贴的相关人员以及种植面积之类,就可以供人进行“对账”了,谁领了多少补贴,该不该领这么多,这足以让大家做到心中有数,可以保证透明性了。其他的涉及住址尤其是个人手机号、身份证号、银行账号之类信息,就毫无公开的必要。因为这与是否该领取种植补贴无关,不涉及领取的补贴是否合理这一因素。之所以要将种植补贴进行公示,大家关心的是补贴公平,有补贴金额与补贴面积就有了明白账,公示其他的就属于多此一举。
焦村镇政府工作人员表示,将农民的个人手机号、身份证号和银行账户等隐私信息公开是工作人员的失误,没有进行脱敏处理,发现问题后,他们已于2月21日晚将相关内容删除。说是失误,这究竟是工作作风问题,还是思想认识问题?也可能二者皆有。
含有农民隐私的电子表格公开发布(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也许相关工作人员原本就缺乏保护公民个人隐私的意识。这些信息应该是种植户为了申请补贴填写的,从补贴发放来说,确实需要填写这么多的个人信息,以便进行情况核实,保证补贴发放无误。但这样的信息用于内部登记与掌握就够了,公示出来就没有必要了。也可能是在整理公示名单时,工作人员为了图方便省事,直接将登记表上的信息原封不动地拿来公开,如果是这样,就属于懒政的表现。要说是失误,这既暴露出工作人员对公民隐私信息的认识不足,又暴露出工作作风漂浮的问题,这岂是一句失误所能搪塞的?如此漫不经心,该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才是。因为这不是失误,是失职!
6000多名农民的手机号和身份证号、银行账号一起被公开,这让人惊呆了,如此信息裸奔,哪还有个人信息安全可言。有网友质疑,这难道是要方便诈骗分子吗?将来万一因个人信息泄露导致财产损失,导致这起失误的人能否承担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明确规定,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公开会对第三方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政府信息,行政机关不得公开。这就提到公开信息时要尊重个人隐私,除非是当事人同意公开,或者公共利益的需要。这起农民种植补贴信息的公示,显然不需要公开与此无关的个人信息。
“信息公开”不是“隐私公开”。现实中,一些公示引来质疑,往往呈现两个极端,一是该公开的关键信息遮遮掩掩,起不到接受监督的作用,二是公开信息变成了公开隐私,个人信息被公然泄露。这都不是正确的公开方式。公示的内容应该是需要接受监督的信息,既不能对关键信息有所保留,也不能毫无遮拦地公开个人所有隐私信息,只有做到精准公开,才能避免公示的走样。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